松江經濟技術開發區位于上海市西南部,地處滬杭經濟發展軸上的重要節點位置,交通便捷,區位優勢突出,配套設施完善。園區前身為松江工業區,于1992年7月正式啟動開發建設,成為上海市郊第一家市級工業園區。并先后于2000年4月、2003年3月經國務院批準成立國家級松江出口加工區A區及B區,成為全國首批出口加工區之一。2013年3月,上海市松江工業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總體規劃面積57.77平方公里。
當前,松江經濟技術開發區正在全面落實G60科創走廊建設戰略,全力打造成為上海具有國際影響力科創中心建設戰略的重要承載區之一。作為G60科創走廊實體經濟主戰場、主力軍、主引擎,已形成電子信息、精細化工、食品飲料、現代裝備、生物醫藥、集成電路、新能源等產業。園區綜合配套齊全、交通體系完善,日益成為各方客商投資興業的熱土。
2018年9月4日,國務院正式批復松江出口加工區整合優化為松江綜合保稅區,占地4.10平方公里。松江綜合保稅區,集保稅區、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區、保稅港口的功能于一身。整合后,將在原來出口加工區以外向型加工為主的功能上,進一步拓展國際轉口貿易;國際采購、分銷和配送;國際中轉;檢測和售后服務維修;商品展示;研發等業務。功能更加多元,業態更加豐富,并將極大促進區域調整完善產業結構、豐富業務形態、創新貿易方式、優化監管服務。2019年10月,松江綜合保稅區正式掛牌。
松江綜合保稅區,總面積約4.15平方公里,已形成了新能源、電子信息、集成電路、保稅物流等產業集群,匯聚了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高新技術項目和品牌企業,廣達電腦、富士康、恒大國能新能源汽車、海爾供應鏈、尼西半導體等企業在此落戶,區內跨境貿易、高端制造、檢測維修、科創研發等產業的集聚效應凸顯。未來將打造跨境先進制造業企業總部、貿易總部集聚地,成為拉動區域經濟發展的強勁引擎。未來將打造新一代電子信息研發生產營銷中心、新一代貨物服務貿易展覽展示中心、國際采購分銷配送中心。
松江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區(經開區東部及中部園區),總面積約20.23平方公里,以智能制造、電子信息、新材料、食品生產等先進制造業為基礎,以生產研發、科技服務等生產型服務業為導向,以技術創新、產品升級為核心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未來將依托現有產業基礎,打造長三角的先進制造業高地,循序漸進推進存量工業用地轉型升級,利用零星用地,構建企業社區,完善園區功能。
松江經濟技術開發區西區(經開區西部科技園區),總面積約18.48平方公里, 以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新能源和智能安防為主導產業,以企業總部、生產研發、創業孵化等生產性服務業為發展重點,未來將加快引進具有影響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龍頭企業,完善產業配套,打造先進制造的集聚區、大型項目的承載區。
松江經濟技術開發區目前已形成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現代裝備、電子信息、食品加工等特色產業。
(一) 集成電路
經開區擁有較好的集成電路發展基礎和優勢,目前擁有集成電路行業企業26家,已初步形成以臺積電、富士邁、新陽半導體等企業為代表的產業集群,產業方向覆蓋了集成電路材料、集成電路專用設備、集成電路設計、制造的等重點環節,基本實現了全產業鏈布局。未來將重點發展集成電路設計、半導體材料研發和集成電路設備革新突破。強化招商力度,繼續完善集成電路產業鏈條,注重產業融合與創新,曲面提升集成電路產業層級、能級和影響力。
(二) 生物醫藥
生物醫藥產業已納入我國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長三角地區則集聚了國內最多的跨國醫藥企業,為經開區加快布局生物醫藥產業提供了便利條件。目前經開區累計落戶生物醫藥相關企業80余家,代表企業有昊海生物、碧云天生物技術、同聯制藥等,業務涵蓋精準醫療、化學試劑、原料藥、靶向藥、生物材料及醫療器械等領域,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生物醫藥產業鏈布局。未來將重點發展生物農藥、生物醫用材料、醫用耗材及高端醫療器械、醫療服務及生物制藥。強調引育并重,進一步拓寬產品鏈條,強化模式創新,全面提升產業鏈價值。
(三) 新能源
經開區新能源產業整體規模較小,仍有較大提升空間,業務領域主要集中在智能電網、光伏設備及元器件制造、新能源技術推廣服務等領域。代表企業有正泰電氣、理想晶延等。未來將重點發展光伏、生物質能、智能電網,保持高端引領,進一步做大新能源產業規模,打造國內新能源應用模式創新示范區。
(四) 新能源汽車
經開區新能源汽車產業已初步具備新能源汽車研發及零部件、動力電池等自主配套能力,但經開區新能源汽車和汽車核心零部件企業數量較少。未來將重點發展整車制造、新能源汽車三電系統及運營服務。以恒大國能新能源汽車大項目招商為依托,帶動產業鏈協同發展,同時,聚焦后市場服務,積極培育新能源汽車增長的“新動能”。
(五) 新材料
經開區新材料產業主要聚集在關鍵戰略材料領域,在稀土功能材料、高性能復合材料等環節均有所布局。代表企業有莊信萬豐、阿克蘇諾貝爾、回天新材料等。未來將重點發展膠黏劑等先進化工材料、碳/碳復合等高性能復合材料、高性能涂料、集成電路用光刻膠。加強產學研合作,提升關鍵戰略材料水平,健全產業生態,打造成為知名的新材料生產基地。
(六) 現代裝備
經開區現代裝備產業有一定的基礎,主要集中在關鍵基礎零部件和高端裝備環節,從產業鏈看,關鍵基礎零部件整體分布比較分散,尚未形成龍頭引領集聚效應;高端裝備領域優勢較為突出。代表企業有恩梯恩、庫卡柔性系統、巴特勒等。未來將重點發展工業機器人、輸電設備、數控機床、關鍵基礎零部件、視頻監控等智慧安防設備。將充分利用發展機遇,“專精特新”打造,以智能制造引領,打造長三角地區具有較強影響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
(七) 電子信息
電子信息作為經開區四大傳統優勢行業之一,具備良好的產業基礎,產業集聚效應初步顯現,經開區目前已形成電子信息全產業布局,其中在電子信息設計和制造環節發展實力相對較強。代表企業有達功電腦、國基電子等。未來將重點發展計算機制造、電子元器件制造、新型顯示、5G等信息通信設備等領域。鼓勵“智能+”模式創新,全面提升產業制造水平,強化產業鏈協同合作,培育產業核心競爭力。
(八) 食品加工
經開區目前擁有食品相關企業90余家,約占全區食品加工企業數量23%左右。經開區在農副食品加工、食品及食品添加劑制造、食品批發等行業均有布局,具備良好的食品加工產業發展基礎,企業實力雄厚,已發展成為國內具有較強競爭力的食品加工集聚區。代表企業有百事食品、青島啤酒、明治制果等。未來將重點發展有機食品、食品添加劑、速凍食品等,推進產業鏈縱向延伸和橫向擴展,構建松江食品工業新生態,鼓勵企業協同合作共同發展,樹立松江食品工業大品牌。
經開區的產業由原先四大主導產業:精細化工、現代裝備、電子信息、食品加工邁向“4+3+X”發展,聚焦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和生產性服務業。
分享到: